发布者:大寻网络|TIME : 2016-06-30
厦门网站建设:“作为亚洲首富的儿子,您的人生还有什么买不起的?”有网友“悬赏”3000元邀请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回答这个问题。而只要花上1块钱,你就能听到他的答案。
日前,果壳网旗下的“在行”在其微信公号内推出了一款名为“分答”的付费语音问答产品。果壳网创始人兼CEO姬十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希望在“在行”的基础上,把知识共享经济变成一件更高频的事。
高频,确实如此。上线一天,“分答”就积累了10万量级的付费用户。短短几天内,已有超过2万人付费收听了王思聪对“什么买不起”的回答。
不过,“你问我答”的热闹场面,是否真的意味着知识共享经济时代的来临?
让知识变现
“分答”模式的诱人之处在于,提问者和回答者都可以从中得到收益。回答者可以设定自己接受提问的价格,提问者付费提问,回答者用语音完成回答后,就可以获得提问者支付的收入。
与此同时,回答者的答案也可以被其他用户花费1元进行“偷听”,而通过偷听获得的收入,则由提问者与回答者平均分享。这就意味着,如果“偷听者”的数量足够多,提问者也可以借机“扭亏为盈”。
截至目前,“分答”已经拥有医生、科研、娱乐、媒体、投资、育儿、美容、体育等领域的“牛人”入驻。其中,编剧“鹦鹉史航”在回答了1500多个问题后,获得了7万多元的收入。以每条回答时长为1分钟估算,史航通过回答问题,每分钟收入近50元。
事实上,除了果壳网的“分答”之外,知乎网的“知乎Live”等同样在知识分享的大路上一路狂奔。让知识变现,已成为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。一方面是网络支付的普及,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知识传播社区的建立。由此催生了类似于“分答”的互联网产品及功能。通过创造、传播知识,实现个人的价值收益。
有业内人士表示,从用户角度而言,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专业细分领域遇到不同的问题。随着“花钱买知识”的意识日渐普及,用户对于专业知识解答的付费习惯也将会逐渐培养起来。
从分享中受益
共享经济是指个人、组织或者企业通过社会化平台分享闲置实物资源或认知盈余,以低于专业性组织者的边际成本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,其本质是以租代买,资源的支配权与使用权分离。
随着“互联网+”时代的到来,共享经济的浪潮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。例如以Uber和滴滴出行为代表的交通出行应用;以Airbnb为代表的房屋分享模式;以58同城为代表的生活服务类平台等。
而方兴未艾的知识共享则通过互联网,对社会资源中专业知识技能进行优化配置,并从你来我往的“公益”问答模式,逐渐升级为积极主动地把自身知识变现的行为。
事实上,在国外已有类似的成功案例。例如韩国互助翻译平台“翻易通”,用户可在平台上提出翻译需求,选择翻译家,并为其答案付费。如今,该应用已进入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,拥有超过600万的用户。
开放的互联网格局,正让每个人从知识分享中受益。“这是照镜子的时间,也是用显微镜、望眼镜看别人、看自己的时间,总之是人性的发现之旅。”史航在回应关于为何自己这种“不差钱的大腕儿”也来答题的原因时,如此表述。
不能只为“大V”服务
昙花一现还是建立模式?尽管知识共享的口号喊得很响,但“分答”等平台的性质及持续性仍有待观察。
目前看来,“分答”平台中用户对于娱乐八卦等内容的关注,要远远大于对严肃知识的关注。虽然明星的入驻有助于迅速积累用户,但蜜月期之后,如何以更优质的内容、更丰富的专业群体留住用户,值得继续探索。这种探索,很大程度上也是试错。
知识分享型网站的盈利探索或商业化转型,最重要的还是要站在绝大多数用户的基础上,让答案的优劣取代答者身份的高低,逐渐回归知识的本质。
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认为,“知乎Live”及“分答”付费探索的持续性或受益范围,还有待进一步观察。若想形成长期可持续的付费服务,则需要在所谓“大V”或“明星”之外探索路径或建立机制。否则,一些看上去有创新意识的尝试,可能最终都成为“为大V服务”而非为绝大多数用户服务。(厦门网站建设文章来自百度新闻)
联系地址: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23号之二204|A3~A5
电话:0592-5786385
传真:0592-5786385
QQ:413141903